?為引導藏傳佛教經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爭做 “雙通”(精通經典教義、精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才,2025 年四川省藏傳佛教經師培訓班在完成成都集中學習后,于 9 月中旬組織 45 名參訓學員赴河南開展為期 6 天的實踐教學,在觸摸文明根脈、汲取精神力量中深化認知、凝聚共識。?
觸摸文明根脈,厚植文化認同。 學員們走進河南省博物院、殷墟博物館、龍門石窟等場所,參觀不同時期文物藏品,見證中華文明發展軌跡。從甲骨文字演化歷程感受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從 3000 年前的石磬、陶塤等樂器中體會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融互鑒。道孚縣杜呷寺經師普巴戰斗感慨:“寺廟中類似的樂器,印證了古代藏漢文化相互影響,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更加強烈。”?
汲取精神力量,堅定愛黨情懷。 在林州紅旗渠,學員們通過參觀紀念館、青年洞等,深刻感悟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助、無私奉獻” 的紅旗渠精神。新龍縣俄普寺青年經師益西降措在黨和國家關懷下完成學業,參觀后動情哼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并表示:“紅旗渠精神與佛教‘利他’精神相通,作為經師,要引領僧人利益眾生、貢獻社會。”?
交流實踐路徑,明確使命擔當。 在白馬寺、大相國寺等示范宗教場所,學員們對寺院規范管理、佛學教育、文化傳承等工作高度認可,圍繞 “依法管寺”“僧伽培養” 與寺院管理層深入交流。大家表示,內地場所的先進經驗為推動藏傳佛教中國化提供了有益借鑒,將進一步明確自身使命,提升管理與教學水平。?
感悟發展成就,增強國家自豪感。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壯麗景象讓學員們震撼不已。了解到工程將黃河下游防洪標準提升至千年一遇,為沿黃地區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后,大家為祖國發展成就倍感自豪,進一步增強了 “五個認同”。?
座談交流中,色達縣普吾寺經師仁真等學員紛紛表示,此次實踐教學增進了對中華文明與國家發展的認知。未來將以 “雙通” 人才為目標,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闡釋教規教義,推動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
(省民族宗教委藏傳佛教工作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