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四川始終以 “黨建引領” 為根本抓手,通過建強基層堡壘、發揮黨員作用、凝聚奮進力量,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走深走實。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基層黨組織與共產黨員成為中堅力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強勁動能。?
建強戰斗堡壘,織密民族團結 “同心網”。在 116 個受表彰模范集體中,12 個基層黨組織分層級發力:村(社區)黨組織聚焦民生需求,建立就業、教育、醫療臺賬,架起黨群 “連心橋”;鄉(鎮、街道)黨組織統籌資源,制定特色產業、鄉村旅游幫扶方案,將民族團結融入鄉村振興;市(州)和省級機關黨組織發揮民委委員制作用,推動政策向民族地區傾斜,確保舉措落地見效。各級黨組織以 “組織共建、難題共解、發展共促”,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成為凝聚人心的 “主心骨”。?
彰顯黨員本色,爭當民族團結 “排頭兵”。138 名受表彰模范個人中,110 名是共產黨員,占比達 80%。基層書記帶頭制定工作清單,帶領各族群眾發展產業、打造旅游線路;駐村干部對接就業崗位與助學資金,把黨的溫暖送上門;企業、醫院、學校黨員推動 “產銷對接”“送醫下鄉”“送教上門”,以專業服務賦能發展;一線黨員立足崗位宣傳政策、傳承文化,講述共居共融故事。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詮釋初心,讓黨徽閃耀民族團結光芒。?
凝聚奮進力量,繪就民族團結 “新畫卷”。四川以模范表彰為契機,構建 “典型引領、全域推進” 體系,對照 “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 戰略,推動民族團結融入各領域: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強化治理根基;針對民族地區短板制定產業、基建計劃,夯實民生;舉辦 “民族文化節”“非遺傳承” 活動,促進文化交融;依托法律援助中心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維護和諧穩定。?
下一步,四川將持續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鞏固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局面,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更大貢獻。?
(省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