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省直機關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金秋助學”活動作為深化黨建引領、做實工會服務的重要載體,聚焦精準幫扶,傾力為民解憂,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一是強化系統謀劃,傳遞關愛職工“新溫度”。省直機關工會始終牢記服務職工使命,主動將“金秋助學”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突破傳統“單一標準”助學方式,創新構建“教育階段+困難程度”雙維量化幫扶體系。修訂完善《四川省直屬機關工會委員會金秋助學活動實施辦法》,進一步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區分公立學校不同學段,制定差異化補助標準,覆蓋幼兒園至研究生全學段學生,既保障低齡學生就學基礎需求,又強化高學段就學支持,充分體現科學施策和政策溫度。嚴格執行“個人申請—基層初審—名單公示—我會審核—資金發放”五步流程,落實全鏈條閉環管理,確保依規幫扶、陽光運作,真正做到“應助盡助”。
二是拓展服務半徑,構建多元協同“大格局”。積極響應省委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號召,將助學幫扶從省直單位延伸至部分市(州)。依托省職工發展基金會,協調專項助學資金,重點面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欠發達區域和鄉村振興點、托底幫扶縣,靶向幫扶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真正實現從“局部幫扶”到“跨域覆蓋”的轉變,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工會力量。堅持“資金+資源”雙輪驅動,在提供經濟援助的基礎上,協調教育機構、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等多方資源,打造“本級統籌、區域聯動、精準到人”三級助學體系。通過常態化開展困難家庭學生助學回訪、生活關愛、心理疏導等形式,延伸服務觸角、充實幫扶內涵,真正實現“應幫盡幫”,多方關懷彰顯工會組織的大局意識和為民情懷。
三是持續優化舉措,打造暖心助學“金名片”。著力構建“工會主導、單位協同”的助學合力機制,注重資源整合、效能提升。將助學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剛性管理,保障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全面推行助學金“實名制”銀行轉賬,實現全程可溯、安全高效,確保資金準確發放;加強“政策宣傳+訴求回應”雙向互動,通過發放辦實事清單、工會干部一線解讀等方式,廣泛宣傳助學政策,同步收集意見、持續優化流程,建立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信息庫,實施動態跟蹤,從入學前的政策對接、入學中的費用保障,到入學后的學業關懷、就業指導,逐步延伸綜合服務鏈條,推動“金秋助學”活動品牌升級。
歷經多年持續深耕與不斷優化,“金秋助學”活動有效破解了困難家庭子女上學難題,已成為省直機關工會服務廣大干部職工的亮麗品牌,極大提升了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認同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幫扶舉措、拓寬資源渠道、延伸服務鏈條,努力把 “金秋助學” 從 “解困型幫扶” 升級為 “成長型服務”,打造省直單位廣大干部職工信賴的 “暖心工程”“愛心工程”。
(省直機關工會)